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招聘“纳米电子体系高精度制备、表征和器件”方向博士后人员
01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首批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动博士后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博士后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博士后人才培养质量。博士后已成为学校高层次青年教师队伍储备的重要来源、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产学研成果转化的有生力量。
02团队成员
武旭教授,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于2011-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习并取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6-2021年在德国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进行海外联合培养及博士后研究,并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开展纳米制备与表征技术的研究。2021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纳米电子体系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相关研究。
近年来,依托离子沉积、分子束外延、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先进纳米技术,授权发明专利6项,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等期刊共计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关于新型纳米制备技术应用的一作工作,被Nature作为封面推荐文章发表,并被Nature Methods作为Research Highlight进行专文报道。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海外)和面上项目各1项,北京市科技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等。2018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奖学金,2021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担任ACS Nano、Nano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
邵岩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2018年在中科院物理所取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8-2022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及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展微纳电子体系的原子级构筑和测量相关研究。2023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型微纳体系的制备、测量及应用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担任Nano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
王业亮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人才,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真空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物理奖。现为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院长、工信部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做博士后/洪堡学者。长期从事新型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物性及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基于分子束外延生长、扫描探针显微镜和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在原子尺度上针对新型二维电子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构建、物性测量和调控、器件设计和测试,以及应用等方面发展技术和开展基础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 Nature (1篇)、Nature Materials(2篇)、 Nature Physics(1篇)、Nature Commun. (6篇)、Adv. Mater. (8篇)、Nano Lett. (9篇)、Nano Research(8篇)、Chem. Soc. Rev. (2篇)、Phys. Rev. Lett. (2篇)、J. Am. Chem. Soc. (3篇)、Appl. Phys. Lett. (8篇)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多项工作被 Nature及其子刊作为研究亮点报道,被引9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000余次。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03研究方向
本方向立足纳米电子领域基本科学问题,开发新的制备技术,突破关键纳米体系制备工艺,开展相关器件的构筑与测量研究,特色鲜明,由王业亮教授、武旭教授和邵岩教授组织开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复杂有机纳米电子体系的制备与电子特性测量:利用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选择可控沉积系统,结合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开展有机-无机体系异质结的可控制备和高精度测量。
新型低维材料异质结的制备与量子性质测量:利用外延系统制备新型二维异质结以及一维纳米结构,结合扫描探针显微镜进行电子态和磁性等物理性质的原子级表征,并进行光电器件加工测量。
先进纳米实验技术开发与应用:发展新型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实现与表征设备的原位结合,实现多种新型半导体材料的表征和应用。
04应聘要求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年龄35周岁及以下,已获得或近期即将获得博士学位,且一般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英文写作能力;
具有超高真空、外延制备、扫描探针测量、电子器件加工等相关背景;
符合国家、学校博士后招聘的有关要求。
05岗位及待遇
优渥的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基础年薪、奖励绩效、课题组绩效及单位五险一金等。若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国家资助计划,国家资助与学校岗位年薪叠加资助;课题组视科研成果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补助及奖励;入选“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后”给予一定奖金奖励。
广阔的发展前景:
学校鼓励并全方位支持青年人才申请博士后各类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可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面向海、内外博士毕业生的人才资助计划,资助经费60-93万元;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资助经费5-70万元。在站期间根据国家及学校专业技术职务相关规定可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研究系列);在满足学校相关规定和标准基础上,可聘任至相应岗位。
完善的生活保障:
学校按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协助办理本人及配偶、子女在京落户、子女入托等生活问题;提供博士后专项公寓,条件优越、拎包入住;学校成立“博士后联谊会”,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着力丰富博士后业余生活,为博士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成长环境。
06联系我们
即日起接受申请,有意应聘者将个人申请材料(个人简历+学术代表作)发送至课题组联系人邮箱,邮箱主题:“博士后应聘+姓名+高校英才网gaoxiaozp.com”。未通过初选者不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恕不退还。与课题组合作导师确定合作关系后,联系学院老师准备进站材料。
01课题组
联系人:邵老师
联系邮箱:yanshao@bit.edu.cn
02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68913188
邮箱:arims@bit.edu.cn
03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8913188
邮箱:liuna@bit.edu.cn
04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电话:010-68914539
联系邮箱:bitpostdoctor@bit.edu.cn
温馨提示:如课题组需要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请联系博管办孙老师,联系方式如上。
P.S.欢迎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申报2023年度博士后基金/项目,获批国家各类资助计划的博士后人员,享受国家待遇同时按照学校相应岗位年薪进行资助!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Q8K1swuCNpWlBeS2Y3puFQ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
信息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admin | 时间:2023-05-09 09:3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邮箱:gaoxiaozp20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