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校英才网 > 博士后招聘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

学校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建设,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激励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博士后是学校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也是培养教师的“蓄水池”。学校热忱欢迎有志于谋求发展、共创事业的优秀青年才俊加盟华电。

一、岗位设置

学校设有新讲师博士后、普通博士后。

新讲师博士后是教师聘用制度与博士后培养制度的有机结合,是学校新进教师选拔、培养的重要渠道,直聘为讲师岗位,聘期一般为2-3年;出站考核合格者,与学校签订工作聘用合同,其博士后入站时间为首聘期考核起始时间。

普通博士后是面向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优秀教师组建学术团队、重点项目需求招收的青年人才,聘期一般为2年;在站期间表现优异者,可通过教师招聘程序留校任教。

二、申请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学风,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研究的潜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2.新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新讲师博士后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2周岁。

3.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4.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薪酬待遇

1.新讲师博士后按照学校讲师十级岗位标准执行各项待遇,学校提供5万元/年的新讲师博士后津贴及1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不需学校提供住宿的学校提供2万元/年的住房补贴。

2.普通博士后工资待遇年薪不低于12万元。

3.博士后取得的科研成果按学校有关规定兑现绩效奖励。

4.有条件的合作导师可为博士后提供生活补助。

5.为博士后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

6.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各类资助和基金项目,所获国家、有关部门、地市级各类资助将全额用于入选者。

四、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介绍

(一)电气工程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01年,依托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和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领衔的一大批博士后合作导师。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电压与电磁兼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能源电力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能转换与智慧用电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一流的研究条件和平台。“十四五”期间累计科研合同经费17.84亿元,年均经费4.46亿元,相比“十三五”年均经费增长254%;纵向经费累计6.12亿元,学院“十四五”期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电网重大专项项目/国防科技重大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重大专项课题29项。

研究方向: 新型输变电技术与装备、大规模储能并网控制与系统灵活运行、新能源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控制、多元信息融合与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物联智慧化技术、新型电力系统形态及市场机制、新能源并网与功率预测、先进电工材料与电工装备、新型电机系统设计与控制。

优先专业: 电气类、电气工程类、电子信息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化学工程与技术类、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力学类等相关专业。

(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07年,依托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等领衔的一大批博士后合作导师。设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方向。自成立以来,共招收各类博士后84人,现有在站人数26人。34人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11人、香江学者计划1人、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3人、海外博士引才专项1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4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6人。2020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等级为优秀。

研究方向: (1)能源动力:火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的安全、高效、清洁和灵活运行;多能互补、CO2循环等先进能量系统。(2)能源装备:超(超)临界燃煤电站设备;风电叶片与传动系统;光伏/太阳能设备;重型/氢燃气轮机等系统与部件设计、工艺、材料和运维;发电系统多工质高效宽裕度压气机。(3)能源环境:火力发电污染物脱除;重金属和PM2.5监测与控制;CO2减排及利用。(4)能源存储:电化学储能材料、器件及工艺;机械储能;热化学储能;氢能制备、输运及利用技术;热能储存;储能与综合能源系统。

优先专业: 能源动力类(包含新能源、储能、氢能等相关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机械工程类、化学类、化学工程与技术类、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力学类、土木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专业。

(三)工商管理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03年,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现有技术经济及管理省部级重点学科及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

学院设有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技术创新管理、电力经济管理、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能源电力环境等学科方向。近五年,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级项目 60 多余项及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企业横向课题370多项,科研经费达2亿元,位居全国高校经管类院系前列。

研究方向: 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应用、技术创新管理、电力经济管理、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优化理论与技术经济决策、能源电力环境、碳金融、碳市场等。

优先专业: 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电气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经济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四)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09年,依托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拥有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标兵、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组成的师资队伍。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近五年,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余项及一大批省部级研究项目。年均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50多篇,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了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管理学派。

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与应用、能源管理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能源数据科学与应用、风险管理与决策理论、能源经济与低碳发展、碳计量与碳排放双控等。

优先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电气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经济学类、统计学类、数学类、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五)控制科学与工程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12年,依托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系。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一大批优秀导师。建有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发电过程测控新技术实验平台,工业过程测控新技术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电力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燃烧及先进检测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智能化分布式能源系统“111引智基地”等科研平台与科研团队。设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学科方向。

近年来,学院作为主持单位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经费总额超过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各类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研究方向: 智能发电理论与技术、虚拟电厂与综合能源系统、新能源发电控制与运维、新能源电力系统数据建模与优化控制、网络化系统分布控制、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电力信息物理安全与隐私保护。

优先专业: 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

(六)核科学与技术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19年,依托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等领衔的一大批博士后合作导师。拥有“非能动核能安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设有核电厂控制与仿真、核反应堆中子物理及辐射防护、核反应堆热工与安全、新材料及其在核能领域中的应用、核科学前沿理论及粒子探测等研究方向。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5亿元,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60余项,企业委托研究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技奖励多项。

研究方向: “核动力工程全范围虚拟仿真”实验、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辐射测量与辐射防护、核电子学、核反应堆材料与结构力学、核材料、X射线CT和核磁共振影像。

优先专业: 核工程类、核科学与技术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物理学类、化学工程与技术类、能源动力类等相关专业。

(七)水利工程科研流动站

成立于2023年,依托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由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香江学者计划等组成的国际化、工程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了土木水利多学科交叉互补的平台体系,包括智慧水利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抽水蓄能综合试验中心、水力学实验室等。研究方向涵盖水文学与水资源、河流动力学与水信息学、水工结构与岩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环境与水生态等。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总经费超2亿元。获得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研究方向: 流域水电能源开发与利用、水电系统运行模拟与风险分析、防洪减灾理论及水安全分析、智慧流域虚拟仿真、智慧水电数字孪生技术、水环境与水生态、水工结构与岩土工程、移民工程与移民经济、抽水蓄能关键技术。

优先专业: 水利类、水利工程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水利水电设备类、土木类、地质类、土木工程类、电力技术类等相关专业。

五、联系方式

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胡老师 010-61772400 邮箱:huying@ncepu.edu.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黄老师0312-7523297 邮箱:21151421@ncepu.edu.cn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北大街619号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北京校部:

招聘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刘老师 010-61771571 liuchunlei@ncepu.edu.cn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王老师 010-61772277 ndxy@ncepu.edu.cn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赵老师 010-61772385 20202769@ncepu.edu.cn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老师 010-61773311 sunxiaoqiong@ncepu.edu.cn
新能源学院 郭老师 010-61772737 guojg@ncepu.edu.cn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老师 010-61771680 zhang_ke@ncepu.edu.cn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老师 010-61772864 htj@ncepu.edu.cn
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 孙老师 010-61771755 70100302@ncepu.edu.cn
数理学院 冯老师 010-61772340 20500993@ncepu.edu.cn
能源电力创新研究院 袁老师 010-61771286 53902834@ncepu.edu.cn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 刘老师 010-61771768 51102102@ncepu.edu.cn

保定校区:

招聘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电力工程系 李老师 0312-7522252 51350417@ncepu.edu.cn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马老师 0312-7522272 dzx_ncepu@163.com
动力工程系 李老师 0312-7522242 hdlifei@ncepu.edu.cn
机械工程系 李老师 0312-7525408 51851850@ncepu.edu.cn
自动化系 平老师 0312-7522051 52651717@ncepu.edu.cn
计算机系 胡老师 0312-7525255 764488729@qq.com
环境工程与科学系 倪老师 0312-7525505 156470494@qq.com
经济管理系 白老师 0312-7525109 3545155@qq.com
数理系 李老师 0312-7525080 shulixi@ncepu.edu.cn

人事处 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2025年5月12日 

原文出处:

https://www.ncepu.edu.cn/rczp/bshzp/1ce58bb2d7d745c580aa7f9b285e56d6.htm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

信息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 作者:admin | 时间:2025-05-15 11:02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邮箱:gaoxiaozp2017@163.com.

微信公众号

欢迎扫码关注博士后网微信公众号,每天为您推送博士后招聘信息。

微信、QQ社群

加微信群请添加好友“gaoxiaozp”邀请进群,添加时请注明“加群+学历+地区”。

  • 高校人才招聘信息1群
    641535211

  • 高校人才招聘信息2群
    855959281

  • 高校人才招聘信息3群
    240725004

  • 高校人才招聘信息4群
    526485099

  • 医学博士群
    729811942

  • 工学博士群
    945827064

  • 理学博士群
    934102752

  • 管理学博士群
    797229360

  • 经济学博士群
    729811942

  • 哲学博士群
    934079716

  • 法学博士群
    934096817

  • 教育学博士群
    934118244

  • 文学博士群
    934106321

  • 历史学博士群
    945803407

  • 农学博士群
    114347294

Copyright © 2015-2025 博士后网 版权所有

信息删除、修改请联系邮箱:boshihounet@163.com

皖ICP备18007485号-5 公安备案号:34070202000440

博士后网-专注于海内外博士后招聘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