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5年招收联合培养博士后公告(长期有效)
一、导师介绍
刘陌,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教授,南山学者骨干人才。刘陌教授2013年于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 2015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硕士学位,2021年获得杜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授予的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师从Steven.G.Rozen教授(PCR引物设计引擎Primer3发明者,论文引用数近80000次)。主持参与中国、新加坡国家级、省市级课题5项。近五年在Nature, PNAS,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Biology, Cancer Discovery等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论文引用千余次。担任Molecular Evolution and Biology等期刊审稿人,hLife期刊青年编委。
蓝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广州市最具实力中青年医生,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优秀人才。蓝岚教授2008年于广州医科大学获麻醉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科麻醉分会委员、全国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麻醉与舒适化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儿童胸部外科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血液保护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担任《Anesthesia & Analgesia》中文版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和《实用医学杂志》审稿人。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SCI文章 近30篇。参编主译著作4部。
二、研究方向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和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我们致力于挖掘多组学数据中的关键信息,探索疾病中诊断、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新技术和新方法。课题组围绕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专注于以下三个方向:
1.数据层面:突变特征在多组学数据层面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临床上的转化应用。我们将研究突变特征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并探索其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潜力。
2.机制层面:急性肺水肿、肺损伤机制及保护、血管钙化及胸科手术麻醉与肺移植麻醉的临床机制研究。
3.转化层面: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和临床大队列数据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开发图像识别及多组学结合分析模型,以解析疾病发生机制。通过整合不同的数据类型,我们旨在提高对复杂疾病的理解,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三、招聘岗位
招聘科研型、临床型或定向型博士后2-3名,专业方向为生物信息学方向或临床医学。工作地点: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四、岗位要求:
(1)35岁以下,即将取得或已取得博士学位(获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具有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基因组等相关专业背景,拥有编程能力,能够运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R/Python等),熟悉Unix/Linux操作环境或有统计学基础。有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或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分析经验优先考虑,具有临床大队列测序分析经验者最佳;
(2)具备高度的自驱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热爱科研,为人真诚宽厚,责任心强,团队协作意识强;
(3)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4)具有较好的学术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过相关领域SCI论文至少1篇,能全脱产进站从事博士后工作。
五、岗位待遇:
(1)博士后年薪37万至52万(含省市财政经费)。除年薪之外,达到条件者可获得博士后科研绩效奖励20万-35万,学校科研奖励最高20万。(外加五险一金单位部分,约10万元)
(2)在站时间3年,达到出站要求者可申请提前出站,符合条件者可申请二站,最长在站时间为6年。
(3)在站期间可申请广州市博士后科研启动费20万元。
(4)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等博士后专项,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基金项目。如入选国家或广东省博士后专项,按就高标准提高待遇。
(5)校本部博士后配备博士后公寓(面积30-50平方米)或单身宿舍。
(6)博士后在站可直接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符合业绩要求),不受所在单位岗位比例限制。
(7)出站留穗的博士后,可获得广州市的安家费30万,如获批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留粤工作可获留粤资助40万元。
(8)博士后出站业绩优秀者优先考虑学校南山学者人才,或优先考虑申请编制内教师(医生)岗位工作。
(9)根据个人需要,可协助办理个人落户。
六、申请方式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未来三年的科研计划发送至邮箱:mo.liu@gzhm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博士后网,应聘者的申请材料会严格保密,初审通过者将近期安排面试。可立即入职,具体入职时间可与导师协商决定。
七、单位简介
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是诺贝尔奖获得者Jules Hoffmann教授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合作,于2013年成立的国际化研究所。研究所成立至今,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科研设施完善。研究所直属的广州果蝇资源中心(Guangzhou Drosophila Resource Center)为果蝇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开展胚胎的显微注射、突变体及转基因果蝇的制备等相关实验。依托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所现拥有高素质的交叉学科国际化人才队伍。
广州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等。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03年,历经一百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医院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院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等所在医院,2018年,医院入选为广东省“登峰计划”首批单位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体建设单位,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1年,正式成为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目前,医院拥有广州实验室临床基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级平台,呼吸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1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医院成立了肿瘤医学中心、泌尿医学中睡眠医学中心、介入医学中心,具有强大多学科诊疗服务能力。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0SD_8YBW3AeKX8ZiVeFYyA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
信息来源:广州医科大学广州霍夫曼 | 作者:admin | 时间:2025-02-11 09:2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邮箱:gaoxiaozp20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