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5年招收博士后简章
一、医院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始建于1928年,由爱国华侨和地方知名人士为弘扬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造福社会”的精神捐资兴建而成,时任厦门大学校长、医学专家林文庆博士出任首任院长。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中山医院迁址重建,于1988年7月1日复办开诊。2005年,中山医院成为厦门大学首家附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目前拥有3个院区(院本部、金榜分部、厦禾分部),2019年—2022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中山医院连续四年荣获“国考”A+评价,连续入选2021届、2022届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顶级医院100强”。
中山医院总部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金榜分部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厦禾分部占地面积约1548平方米。医院现有编制床位2500张,拥有教职员工32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家近750名、硕士及博士850名、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108名。我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15个,市级各类重点专科、优势学科等20余个。另外我院现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分中心1个,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各类医学研究所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等各类科研平台。近五年,中山医院获各级课题资助300余项,包括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国科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获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64项、国家专利54项,发表SCI论文819篇。
我院博士后工作站于2006年5月获得国家人事部批准正式成立。设站以来,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先后招收10余批次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共计培养博士后24名,其中已经出站19名,在站博士后4名。工作站依托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聘请了多名资深教授为合作导师,与我院的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博士后开展课题研究。多年来,博士后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8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二、招收方向
临床医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与我院导师研究领域相关专业。
三、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
2.年龄在35周岁(含)以下,身心健康;
3.具有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科研事业怀有高度热情。
四、支持政策
1.工资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含政策性奖励);合作导师可根据博士后科研能力及表现,进一步追加配套,上不封顶;享受四险一金、健康体检和工会福利等待遇;可通过医院申报符合条件的人才项目,领取各项补贴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医院另给予科研奖励(参照医院相关科研奖励政策执行);
2.科研经费: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5-18万);
3.人才住房: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博士后公寓;
4.人才落户:协助进站博士后办理户口入厦等事宜;
5.其他待遇:按照国家博士后及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五、导师研究方向
序号 | 博士后导师 | 研究方向 |
1 | 尹震宇 | 慢性肝病和肝癌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及转化研究 |
2 | 王少杰 |
①围绕肩袖损伤术后腱骨愈合这一核心难题,聚焦“炎症–代谢–修复”通路,系统开展局部免疫微环境调控与组织再生研究 ②通过组织工程手段,结合纳米递送体系与免疫调控策略,开发具靶向调节功能的复合支架与功能化外泌体,促进骨软骨修复与腱骨止点再生 ③重点探索远红外线诱导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在炎症修复微环境构建中的作用机制,实现干细胞分化与免疫应答的协同干预,构建多因子联动的腱骨止点再生新体系 |
3 | 田新华 |
①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②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
4 | 任建林 |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防治 |
5 | 刘莉莉 |
①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分子诊断新技术与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②性传播感染(STIs)的多病原体快速诊断技术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 ③基于CRISPR、纳米材料及AI的感染性疾病POCT技术开发与临床验证 |
6 | 林丽蓉 |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 |
7 | 洪雪辉 | 胃肠道肿瘤代谢-免疫调控与靶向治疗 |
8 | 王付强 |
①肝癌发生和转移的表观遗传学 ②肿瘤神经科学 |
9 | 许鸿志 |
①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机制研究 ②肠菌移植临床应用研究 ③人工智能辅助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研究 |
10 | 巴亚斯古楞 |
①炎症性肠病的免疫与基因组学机制 ②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机制 |
11 | 庄小梅 | 中医心血管及中医体质 |
12 | 柯孙葵 |
①多功能纳米材料用于肺癌光动力-化学动力-免疫治疗及炎症/感染调控 ②人工智能驱动的胸部肿瘤精准诊疗研究 |
13 | 罗广承 | 泌尿系统内窥镜导航 |
六、申请流程及联系方式
1.有意向申请我院博士后的人才,请将本人简历(包含硕博期间参加科研情况、论文目录、主要代表论著、重要获奖情况等)和个人陈述(包含到站后拟从事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计划)发至邮箱zshkyb@126.com;
2.单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博士后合作导师组成学术委员会进行考核,择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3.本招聘长期有效。
4.联系方式
联系人:科研部 王老师(0592-2292848)
人力资源部 宋老师(0592-2292798)
工作邮箱:zshkyb@126.com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01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2:00,14:30—17:30(北京时间)
原文出处:
https://postdoctor.xmu.edu.cn/info/1062/3986.htm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
信息来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作者:admin | 时间:2025-07-23 09:0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邮箱:gaoxiaozp201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