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影研究院2025年联合招聘智慧影像博士后
一、合作背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影研究院智慧影像联合研发中心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深度应用,致力于放射科、肿瘤放疗科、核医学科以及骨科等多个关键科室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联影研究院智慧影像联合,面向全球招募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共同探索医疗健康与智能技术的交叉应用。
二、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辅助脊柱疾病自动诊断及报告生成、CT新技术及MR线圈研发。
2.人工智能与放射治疗、影像组学/放射组学与生物靶区、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
3.AI-PACS支撑的全维医学影像智能协同与临床融合创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4.人工智能辅助脊柱与四肢骨折手术的个性化术前规划技术研究、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3D打印假体在四肢大段骨缺损中的应用。
5.突破临床核医学诊疗瓶颈的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制、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疾病诊断、预后预测与机制探索。
6.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影像人工智能、老年共病影像大数据风险模型。
三、申请条件:
1.学历要求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2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专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图像分析、信息与大模型、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具备医学背景(如肿瘤学、影像医学)并对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者亦欢迎申请。
2.能力要求
(1)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
(3)博士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或被正式接收论著1篇。
(4)具备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研究经验者优先。
四、培养与待遇
1.医工联合资源支持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影研究院智慧影像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团队负责人联合指导,提供临床资源与工程化支持。
2.薪酬福利
在北医三院博士后薪酬待遇基础上增加3万元/年,即普通博士后33万元/年;入选“北医三院启航博士后”项目36万元/年;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雅博士后”项目38万元/年(含基本工资、绩效及科研奖励,但需要联合研发中心专家和合作导师评审合格,否则需退回3万/年的薪酬待遇,特别优秀者下一年可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万元/年);
享受北医三院与北京大学科研配套资源与平台。
五、申请方式
1.材料提交
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及研究经历,含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籍贯等)、科研成果、代表性论文、未来研究计划、导师推荐信。
2.联系方式
投递邮箱:bjdxdsyyfsk@163.com
主题注明“北医三院-联影研究院智慧影像联合博士后申请-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六、项目特色
跨界融合医工交叉,研究成果可发表于临床与工科等领域顶刊
项目落地研究课题技术转化路径清晰(如联合申报专利、产品化落地)
开拓视野支持参与学术会议及产业合作
附:北医三院-联影研究院智慧影像战略合作介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与联影研究院智慧影像达成院企战略合作,这一合作旨在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影像医学及疾病防治领域的创新发展。合作内容覆盖“影像生成-术前规划-术中引导(治疗辅助决策)-疗效评估-长期随访”全流程链条。这种全流程管理模式,不仅保障了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还为患者提供了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康复的全方位安全守护,同时有效优化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推动复杂病症诊疗的标准化进程,促进医学界的经验共享与技术革新,展现出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广泛的推广潜力。
北医三院团队:放射科、肿瘤放疗科、核医学科、骨科、呼吸科及老年科等多学科联合,在医工处支持下,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新技术研发,服务于临床。
联影团队:自主研发全线医学影像与放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医疗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医疗芯片,并提供医疗数字化、医疗AI、医疗3D打印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健康管理中心及第三方精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服务。
合作重点
1.共建数智化创新
(1)结合专病模型和大模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及报告生成,提高报告生成效率和准确性。
(2)AI-PACS将构建全维全流程智能协作平台,优化放射科工作流管理,打造国产智能化PACS系统标杆。推动AI-PACS临床应用,赋能术前规划、术中影像辅助和术后评估全流程管理研究。
2.共建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创新
(1)推进高端磁共振、双宽体双源CT、光子CT和PET/CT等高端影像设备的应用示范,以及新技术应用。
(2)推动医工转化发展,开发高密关节运动线圈。
3.共建医学放疗装备创新
打造联影高端放疗装备及软件的应用示范模板、智能复合放疗手术室。
4.共建依托影像技术的诊疗一体化研究中心
依托根据外科诊疗的逻辑关系,建立以影像技术为基础的诊疗一体化治疗模式。深化跨科室合作,推进结构与功能多模态融合联合创新。
5.共建医学装备应用
6.共建跨学科人才培育体系——博士后联合培养
北医三院与联影集团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项目,采用双导师制,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医学影像领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导师介绍
沈宁
一、合作导师简介:
沈宁,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感染疾病中心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AI影像识别及肺部感染影像大模型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二、研究方向
1.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影像人工智能
2.呼吸系统疾病与感染微生态
3影像在老年疾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4.呼吸感染病原体人工智能识别
三、招聘计划和职位
科研型博士后1名
袁慧书
一、合作导师简介:
袁慧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长期从事影像医学一线临床、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从事骨关节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新技术应用及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发表中英文论著200余篇。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两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多个杂志编委。主编及参编多部骨肌系统影像学著作。
二、研究方向
骨关节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新技术应用、人工智能
三、招聘计划和职位
科研型博士后1名
王俊杰
一、合作导师简介:
王俊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近距离与智慧放疗分会理事长。我国放射性粒子微创近距离治疗领域学科奠基人。创新性的将放射性粒子应用到全身实体肿瘤,先后引入CT引导技术、CT联合3D打印技术和导航引导技术,将放射性粒子治疗完全实现精准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的领先国际的微创近距离消融技术。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进步奖、中国核学会核科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北京市科技委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项目。
二、研究方向
1.人工智能与放射治疗
2.影像组学/放射组学与生物靶区
3.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
三、招聘计划和职位
科研型博士后1名
田耘
一、合作导师简介
田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北医三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工处处长。田耘教授致力于人工智能辅助全维医学影像智能协同与临床融合、人工智能辅助脊柱与四肢骨折手术的术前规划、四肢骨髓炎、骨创伤所致骨缺损的快速肢体结构重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生物力学及生物学技术治疗骨折不愈合、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及横向基金项目共计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文章60篇。
二、研究方向
1.AI-PACS支撑的全维医学影像智能协同与临床融合创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2.人工智能辅助脊柱与四肢骨折手术的个性化术前规划技术研究
3.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3D打印假体在四肢大段骨缺损中的应用
三、招聘计划和职位
科研型博士后1名
刘昭飞
一、合作导师简介:
刘昭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兼聘教授。长期从事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的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在PNAS、JClinInvest、NatCommun、CancerRes、JNuclMed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曾获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Berson-Yalow奖等;担任中国核学会放射性药物分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兼职。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及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
二、研究方向
1.突破临床核医学诊疗瓶颈的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制
2.分子影像引导的肿瘤精准免疫/放射治疗
3.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疾病诊断、预后预测与机制探索
三、招聘计划和职位
科研型博士后1名
原文出处:
https://www.puh3.net.cn/info/4961/161141.htm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博士后网(boshihouzp.gaoxiaozp.com)”)。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作者:admin | 时间:2025-10-30 07:5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联系邮箱:gaoxiaozp2017@163.com.

欢迎扫码关注博士后网微信公众号,每天为您推送博士后招聘信息。